朱岚

'区度之歌'

在胡莎莎的画作中,她扮演两个重要的角色:1. 解决当代图像渲染过剩的复杂性2. 与普世价值观上的保守甚至怀旧的商业媒介相结合。如果这两种设想都不会为 艺术 本身留下足够的空间或选择的余地,那就用 娱乐 的态度面对这些潜伏在周身的陈词滥调。莎莎找到了她独有的的方式来呈现作品,乔装粗心或刻意随机,执行这些指令时会产生非特定和分散的新鲜感。

莎莎习惯于通过探索不同的技巧,媒介和作品来训练自己,使输出直觉的能力更加灵敏。她避免遵循理性的调度,从而走向一种典型并容易识别的风格。 莎莎从当代视角,探索绘画的行为本身在多媒体中探寻超越性,可能性,超连接性。她的创作风格从抒情缤纷的异质元素叠摞并置到清冽,但仍能自发缩省到伪几何的极简主义,又从客观的代表性跳跃到抽象,通过涂鸦和文字书写,莎莎实际上是在把心性注入其中,逐字逐句烹饪图像,避免 独一无二 的难题,并以幽默和轻松的态度回应了当今画廊空间展出架上作品重复性和机械惯例的窘境。

四处走动,看着这些作品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它们看起来就像莎莎本人,(不知不觉的想到她),她的作品唤起人们对信息时代的知觉,手机屏幕无休止的图像交替类比在她的作品上,这些画作格式大,且具有缤纷繁复的技巧。主题,构图,引用和创意调色的物理性。极具反讽意味的模仿了 真实 的体验,由编码组成的合成媒体伴随着高饱和度的电子色调,为观众梳理出一条自我结构然后解构的态度。

莎莎的作品内核并非窃取观众的能量,然后通过自己的大胆重新分配之。相反,她的作品中饱含着对绘画行为的信仰, 诚意与慷慨,而这变成了她与外界产生共鸣的特殊基座。

亚历山德罗 · 罗兰迪

北京,2018年11月